光明时评:村干部私分6箱方便面,怎么就酿成舆情了?

人民时讯快报 次浏览

  3月2日,河南省许昌市纪检委微信公众号“清风莲城”发布了一则《关于鄢陵县陶城镇后路村村委副主任刘连春等人私分捐赠物资问题》的通报,通报称,三名村干部分别带走2箱群众捐赠的方便面。2月25日,鄢陵县纪委给予刘连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刘水营党内警告处分。陶城镇政府责令刘尧辞去后路村村监委会主任职务。

  基层防疫工作者面临的压力本不小,这几位村干部却趁机浑水摸鱼,因贪占受了处分。总共6箱方便面,按照其市场价格不足300元,每个人2箱,人均不到100元。金额不大,却成了互联网上的热点。

  引发关注仅仅是因为贪小便宜?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抗疫、村干部、私分。时间、人物、行为都关乎着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间接影响着防疫工作效果。在抗疫大局面前,这道信任的防线需要经得起阳光照射,无视规则的行为只能换来纪律的处分。

  若放在平时,也许这样的新闻不会出现人们的谈话焦点中。日前,正处于防疫的关键时期,在紧张胶着、严肃凝重的抗疫氛围中,贪占、官僚主义更容易触碰到人们情绪的敏感点。

  19箱方便面是民众捐赠的,而被带回家的6箱恰站在了物资紧缺的对立面,产生了恶劣的观感。6箱方便面一事说大不大,但不可忽略的是:每一个抗疫行为都直接或间接与生命健康产生关联,足以让舆论反感。

  6箱方便面的背后,是几名村干部心里的侥幸心理、特权意识,哪怕只在头脑中冒出一个小小的念头,都会引发作风问题,变成一个舆论热点。

  此次事件中,河南许昌相关部门以高效公开信息和及时通报处理来回应百姓的信任。疫情尚未结束,抗疫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尚不能松懈,对于捐赠物资还需加强监管,把捐赠物资的“账”算明白,让信息更加透明。

  因为几箱方便面就把自己置于高危,这给广大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提了个醒:要时刻将纪律意识高悬,约束个人行为。这是原则,也是底线。(常 莹)

[ 责编:王欣夷 ]